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5-03-02 10:38:25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学生的学习参与面,减小差距。努力作好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下文将准备了初中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数学教研提倡严谨、科学、务实,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材目标及要求:

1、因式分解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难点是灵活应用这四种方法。

2、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3、数的开方的重点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要领及求法,难点是算术根与实数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难点是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式

5、三角形的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推理入门。

6、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7、相似形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及平行线段之间比的相等关系。

三、教学措施:

1、加强教学技能,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2、主动理性学习洋思教学经验,打造高效课堂。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课后辅导实行动态分层,及时辅导。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约13课时2。23—3。8

第二章《分解因式》约6课时3。9————3。16

第三章《分式》分式约10课时3。17———3。30

第四章《相似图形》期中考试约20课时3。31———5。12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约7课时5。12———5。26

第六章《证明一》你能肯定吗约9课时5。26———6。15。

期末复习约9课时6。16———7月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1、认识:小步舞曲。

2、欣赏《小步舞曲》。

3、了解比捷。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能在欣赏《小步舞曲》中,感知乐曲婉转如歌和活泼跳跃两个不同段落主题所表现的情绪以及乐曲的演奏形式。

(二)学生能乐于参与欣赏、演唱、演奏、律动等活动,并且与同伴交流实践后的感受和见解,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三)通过音乐的欣赏以及学习和理解,希望能够对西方的音乐有更多的掌握。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自主学习、体验与合作学习等方式,在信息交流、听、唱、奏、演等多种实践活动中初步认识“小步舞曲”这一体裁及其音乐风格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能用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方式表现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重点

欣赏《小步舞曲》,感知乐曲的内涵。了解比捷,了解西方音乐

教学难点

能用歌唱、舞蹈、演奏等手段表现自己对音乐心情的体验。

教学准备

一、教具准备:

打击乐器、口风琴、钢琴、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预习:

自主查寻、收集关于“小步舞曲”的资料信息。

教学过程

一、边欣赏音乐边介绍比捷及其求学之路。

通过背景音乐和文字说明,使同学们掌握一些有关西方音乐的文化。

二、初步了解小步舞曲

通过文字叙述,简单了解小步舞曲。

三、讲述《小步舞曲》的音乐内容

对节奏、速度、力度、节拍以及体裁进行了解。

四、结合谱例分段学习《小步舞曲》

1、学习乐曲A’段

说明:依据乐曲创作背景,合理创设“舞会”情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舞蹈表现手段演绎此乐段,发展了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享受到美的愉悦。

2、学习乐曲B段

说明:利用形象、直观的图式辅助以及一系列贴近学生思维逻辑的问答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乐段情绪,并能用指挥、伴奏等方式表现该乐段。

3、完整欣赏《小步舞曲》

说明:学生在完整欣赏乐曲时能够巩固乐曲主题的记忆,并且听辨、感受乐曲两个不同主题情绪,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感受和见解。

五、视频欣赏

说明:通过视屏欣赏,使同学们以一个更直观的郊区去理解和学习作品,并使同学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记忆。引起学生共鸣,领悟音乐的美感,愉悦身心,获取乐趣,从而激起学习的情趣。

六、回答问题以及小组探讨问题

说明:拓展质疑,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写猫的古怪性格。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分段,读课文,了解内容,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背诵第二段。

读课文分段

第一段(1----3):介绍了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段(4):写满月的小猫可爱。

请你用串连各段段意方法归纳主要内容:(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二、学习第一段

读课文第一段,回忆课文内容。(要求边读边思考)

#1 ……此处隐藏3315个字……

(4)最佳意志状态:动机强烈、求知好问、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能自制、有毅力。

八、帮助和总结

随时深入课堂,及时引导学生学习,对不懂的学生要及时讲解。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的新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简要说明】

《俗世奇人》奇妙双绝,奇在人物,妙在故事和语言。小说的成败是以人物为准的。那着一袭黑衣却不沾白点、那挥舞朴实刷子却悠然享受、那道出人生教诲却举重若轻、那守望平凡却追求卓越的刷子李令人暗暗叫绝,那形神兼备出神入化的精湛描写、那曲折有致丝丝入扣的情节、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的精妙语言也令人拍案称奇。另外,这是一篇微型的民俗小说,人物的理解除了从自身个性魅力来解读外,还可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来解读。本课教学便基于以上认识展开。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教学理念:语文是审美的、语文是个性化的、语文是人文的。本课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解读,立足于创设对话课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刷子李之奇,感受刷子李个性魅力。

2、了解本文的情节艺术、感受鲜明的语言特点。

3、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初步培养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的一波三折的写作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挑战群英会》绝活表演,上课后顺势导入。检查预习情况。

二、感受刷子李之魅力

1、读课文,以的故事为题说说初读课文的第一印象。

2、了解刷子李之奇。请同学找出描写黑衣白点的句子,理清情节:

传说白点──未见白点──发现白点──揭秘白点,并选出几个关键副词:果然──居然──竟然──忽然,让学生对比、了解作者匠心之独运。在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一袭黑衣衬奇绝、悠然刷浆显奇绝、一番教诲表奇绝。

3、探讨:

刷子李自订规矩的做法傻不傻。以期加深对刷子李形象的深入理解。

4、每人以第二人称的方式说一句话表达对刷子李形象的理解:

如:你是一个平凡的刷浆师傅,却刷出了一片精彩!学生发言后将其发言缀连成诗,拟诗名。

三、感悟刷子李形象意义

1、教师作一小诗,留点睛之笔请学生填补:

你从茫茫人海中走来,

朴实得如同你手中的刷子,

一袭黑衣,诠释了铮铮诺言,

一手绝活,演绎了永世精彩,

一番教诲,书写了人生传奇!

于是,我们明白了:

2、引申刷子李形象意义:

引出作者介绍,刷子李还可作为民俗文化风景来解读,初步培养学生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3、教师结语。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要求】

1、体会行楷的运笔特点,学习用钢笔写行楷,提高写字速度。

2、通过和联系上下文弄清带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3、选词填空。

4、读句子并体会排比句的特点。

5、熟记成语。

6、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

【重难点】

重点

1、读句子并体会排比句的特点。

2、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

难点

1、读一读,背一背。

2、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

【拟定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练习的1、2、3、4题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二、学习第1题

1、自由读,初步感知描红内容。

2、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提出自己认为较难写的笔画。

3、针对重点,集体指导。

4、生自由描红,师巡视指导,针对班中普遍的问题再集体指导。

5、展评优秀作业 ,向其他同学传授自己是怎样把字练好的?

三、学习第2题

1、指名读题目,明确题意。

2、小组自学。

3、反馈自学效果。

4、巩固:自由默读此项。

四、学习第3题

1、自由读题,明确题意。

2、体会三组词的意思。

3、自由独立完成此项。

4、指名回答。

⑴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宇宙非船(渐渐)接近月球。

⑵我们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⑶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字。

⑷金水桥两旁有一对汉白玉华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

⑸徐悲鸿从此(更加)奋发努力。

⑹我翘首远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5、自由读句子,体会句中词语的用法。

五、学习第4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自由读,小组讨论句式特点。

3、总结:

一句话或一段话中有三处或三处以上相同的句式的句子叫排比句。

4、齐读排比句,体会作用。

5、访写句子,评议,修改。

六、布置作业

预习5、6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练习的5、6题。

【教学过程 】

一、直接导入

二、熟记成语

1、自学此项,要求:⑴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⑵理解成语意思。

2、反馈

⑴指读,正音。

⑵齐读。

⑶提出不理解的成语,师生共同解决。

⑷自由练背,全班打节奏齐背。

三、读读背背

1、出示。

2、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4、自由发言。

5、理解句子含义。

6、熟读成诵。

四、布置作业

预习说话训练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二、登台前的准备

1、自由读,思考:本次辩论的主题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师生共评,引导。

3、学生再练,达到诵读。

三、演一演

1、小组内练习。

找小伙伴一起。

甲方:三人,主辩一名;

乙方:三人,主辩一名;

主持人一名。

2、自告奋勇到台前来表演。

3、评价。

4、小组内再练习。

5、表演,评出最佳表演组和个人。

四、总结

大家辩论得很精彩,相信经过训练,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辩手。结合大家的论述,小学生看电视应当有选择,应当适度适量。今天的辩论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