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5-03-02 10:38:35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8篇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8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乖”“凭”“职”“痒”“淘”“辟”“勃”;会写“性”“格”等13个生字;积累“无忧无虑、任凭、尽职、屏息凝视、温柔可亲、抓痒、丰富多腔、变化多端、稿纸、踩印、梅花、跌倒、撞疼、开辟”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找出作者喜欢猫的文句与他人交流。

4、会用“任凭……也……”、“非……不可……”、“无论……也……”造句。

5、能结合课后的“阅读链接”,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文插页的挂图。

2、课前发动学生带来自己家饲养的宠物或喜欢的小动物图片、照片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展示,插图揭题

1、课前让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图片或照片贴在班级的墙上,临时布置一个小小“动物角”。

2、同学们,从你们带来的照片来看,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想见识吗?(师挂上课文插图)这小家伙,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让我们一起来呼唤它吧!

师板书课题:

3、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家猫,而是作家老舍先生家里的猫,它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初知大意

1、请学生各自轻声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感受的地方请标注记号。

2、同桌互读课文:

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互抽字卡,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3、出示填空题:

这是一只_________的猫,我是从_________看出来的。

⑴ 学生默读课文,独立完成上述填空题。

⑵ 学习小组(4人一组)交流,尔后全班交流。

(预设:若学生回答既古怪又可爱的猫,师此时应进一步启发: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猫的可爱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若学生认为这是一只有趣好玩的猫,师不必追求答案的唯一,可因势利导,追问学生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三、精读“古怪”,体会情感

1、细读第一自然段:

尝试用“……既……又……,……既……又……”的句式来归纳猫的古怪表现。

2、出示两个句子,深入理解,体会猫的古怪特点: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⑴ 用自己的话说说“任凭”“屏息凝视”“非……不可”的意思。

(建议:“屏息凝视”用表演的方式来突破。)

⑵ 从这两个句子中,你体会到猫的什么特点?

⑶ 用“任凭……也……”“非……不可……”口头造句。

3、用个别读、师问生答式、赛读、齐读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自由读第2、3自然段,说说这只猫还有什么古怪之处?

⑴ 生自由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

⑵ 理解“丰富多腔”与“变化多端”。

(“丰富多腔”可采用全班协同表演的方式加以理解。)

⑶ 出示: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① 让学生把“无论……也……”与“任凭……也……”换词,问:

能否把二者对调?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异同。

② 用“无论……也……”练习口头说话。

③ 体会第二自然段的写法:

A、这一自然段写什么?段中的“:”号有什么作用?“冒号“前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B、仿照这一自然段的写法,展开合理的想象,将“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说具体。

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A、师范读,问: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猫的古怪了吗?

B、生齐读,营造师生赛读的氛围。

四、小结课堂,鼓动背诵

1、师:这是一只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又多么目中无人,胆小时什么都怕,胆大时又勇猛无比的古怪之猫,老舍先生的笔墨真是酣畅淋漓,让我们一同来把这些文字“录进”脑际吧。

2、说说该怎么记诵比较快。

五、布置作业

1、熟记并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2、背诵课文1~3自然段。

3、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选做:

尝试用简笔画把这只猫的古怪样画下来,并用简单的文句说明。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一、二、三自然段

1、指名背诵课文的一、二、三自然段。

2、听写本课的部分词语。

二、学习末段,体会“可爱”

1、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评议:

小猫的“可爱”,你感受到了吗?

2、挑战前面朗读的这位学生,学生再评议,尔后全班齐读。

3、比较并积累词语:

⑴ 谁能说出与“生气勃勃”相似的词语呢?

(生机蓬勃、生机勃勃)

⑵ 这些词语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建议用造句的方式加以比较。)

三、回读课文,感悟“喜爱”

1、这哪里是在写猫,分明是在写自己家里那个淘气的小孩。从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老舍先生是非常喜欢他描写的那只猫的,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

2、学生再读全文,用笔描画。

3、指名学生交流。

4、师生共同朗读学生交流的文句。

四、阅读链接,学习写法

1、指名学生朗读课后提供的“阅读链接”。

2、与课文相联系,说说课后选编的两只猫与老舍笔下的这只猫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3、师小结:

要想写好小动物,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⑴ 要对小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⑵ 要细致观察小动物,并能恰当想像;

⑶ 要能找出小动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进行细描。

五、拓展练笔

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用一两段话把这种小动物的特点记述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评析】

这份教学设计重在凸 ……此处隐藏10587个字……提高认识。

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是呀,要想干轰轰烈烈的大事,必须从小事一点一滴积累。那些课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课桌、位洞脏点不要紧;考上清华大学是大事,平日的学习是小事……的同学们,现在你们还认为小事可以不计吗?

五、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从陈蕃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写一写,在下次语文综合实践时交流。

板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

(平凡小事)(轰轰烈烈的伟业)

陈蕃 不扫 只扫

↑(告诫) 从小事做起

薛勤 不扫 更 不能扫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

[板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设问]①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

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

③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

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练习]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HCl气体、 Ca(OH)2 固体 、KNO3固体 、CO2 、Hg 、 NH3 、KOH溶液 、金刚石 、石墨 、蔗糖、酒精、硫、铝

由上答案分析出非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学生讨论出答案后,师生共同小结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如:碳酸钙虽然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如:CO2、SO2溶于水能导电,是由于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H2SO3能导电,所以CO2、SO2不是电解质。

(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测不出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电解质。

(5)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

[设问] 电解质为什么能导电?

[板书]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

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

(引到学生回忆初中所讲的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能导电的原因)

[学生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当与直流电源接通后,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并在两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

[设问] 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 P14实验1-1

让学生观察,讨论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不相同。

[板书]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

[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

[分析总结]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的多少(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当溶液的体积、浓度以及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单位体积内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从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在水中溶解时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比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之后对强、弱电解质进行进一步比较,并完成下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程度

全部

部分

溶液中溶质离子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

同条件下的导电性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物质类型

大多数盐、强酸、强碱

弱酸、弱碱、水

强调:(1)典型的强、弱电解质要熟记。

(2)BaSO4、AgCl 等难溶于水,熔化或熔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3)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全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而不是通过熔液的导电性强弱来确定。

[板书] 3、电解质熔液的电离

[设问]请写出HCl、KCl、Al2(SO4)3 、BaCl2 、NaHSO4 、NaHCO3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板书] HCl=H++Cl- KCl=K++Cl- Al2(SO4)3=2Al3++3SO42-

BaCl2=Ba2++2Cl- NaHSO4=Na++H++SO42- NaHCO3=Na++HCO3-

强调:HCO3-、SO42-、OH-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总结] 强酸:如HCl、H2SO4、HNO3

强 电 解 质 强碱:如KOH、NaOH、Ba(OH)2

电 (全部电离)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

解 弱 电 解 质 弱酸:如H2S、H2SO3、CH3COOH

质 (部分电离) 弱碱:如NH3 H2O、Cu(OH)2

水:H2O

[布置作业] P18习题一、1 习题四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