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美丽》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跨越百年美丽》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跨越百年美丽》教学设计1一:导入
(课件出示小词库)请同学们读一读,希望今天同学们能在课堂上用到他们。
勇往直前 坚持不懈 努力奋斗
坚定执着 奉献终身 善于发现
执着追求 乐观向上 淡泊名利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八课(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我一起书写课题,注意“跨越”两个字的写法。在上节课的初步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本文的主人公——居里夫人(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围绕着课题中的“美丽”这个词,在居里夫人身上发现美,认识美,感悟美。
二:学习外在美
师:首先,你认为居里夫人的什么很美?
预设一:默读课文,了解文中对居里夫人外貌的描写,找一找表现她的外在美的词语。
(年轻漂亮 神色庄重 一袭黑色长裙 白净端庄 美丽 庄重)
读一读这些词语,从这些词语中我们感悟到哪些美?(年轻之美 漂亮之美 庄重之美)
过渡:泰戈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以外表之美来评价一朵花,一只蝴蝶,却不能这样来评价一个人。我们再来看课题,生活中的而美丽有许许多多,而面对岁月的洗礼,他们有的黯然失色,作者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一定是想告诉我们,居里夫人的美丽,一定不仅止于外表,探究文字背后美丽的真正内涵。
三:领略精神美
1、执着之美
你还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
预设二: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从性格和追求中感受到了她的美丽)
师:文章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阐释出了她的这种美丽,同学们看一看,文章的哪个自然节记叙了这件事情,(第三自然节)
师:默读第三自然节,看一看哪些句子给你的感受比较深,请把这些句子画出来。
讨论交流,结合重点句子。
句子1: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别人摘叶她问根”,(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居里夫人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不断探究的精神),联系前文中的“关键”一词再来体会。
句子2:为了提炼纯净的镭………
体会研究过程的艰辛。结合词语来谈一谈。(可能 终日 烟熏火燎 点点烧痕)
请注意两个数字的对比:一吨 0。1克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单元导读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了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从刚才的文字中我们发现了居里夫人身上具备了什么样的科学精神呢?(执著探究)
出示句子:精神之力,超乎外貌之美与才智之强,更是一种震撼、导引与向往。
毫无疑问,居里夫人身上所表现的这种执着探究的精神是美丽的。
下面我们来看文中唯一的一次对话描写,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就像句子写的那样:这点淡蓝色的美丽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你觉得这句话的含义该怎样理解呢?
学生自主理解,出示小提示,提示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再来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作者也融入了情感,从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作者对居里夫人充满了什么样的情感?
过渡:是的,正是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衍生出了居里夫人身上那种深刻的美丽,也正是这种……使她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出示这个句子)请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一下这个句子。这个句子的核心词语应该是什么:人生意义。玛丽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出示补充资料)小资料:
由于镭的惊人特性和它在医学上的广泛用途,镭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许多人劝居里夫妇申请专利,一旦申请,居里夫妇立即会成为百万富翁。居里夫人却毫不动心。她说:“我发现了镭,但不是创造了它,它不属于我个人,它是全人类的财产。”
“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2、奉献之美
居里夫人身上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之美,除了执着的探究之外,你还能从文字中发现什么样的精神之美?
再读三四小节,找到隐含美的句子。
讨论交流句子:
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的变化着……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感受到了一种不美,她的年轻之美,漂亮之美哪儿去了?她不美了?
补充资料:小资料:
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居里夫人的血液受到严重损害,致患恶性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辞世。
她为科学奉献了——青春 奉献了——容貌 甚至奉献了——生命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呀?奉献终身之美过渡:正是这种执着探究,正是这种奉献终身,让居里夫人的一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出示句子: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填空体会:这些贡献是用居里夫人的青春容貌铸就的,用她不屈的信念铸就的,用她美丽的生命来铸就的。
四:感悟人格美
她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的美名,因此流传,人们也赋予了她一项又一项的荣誉,看一看,她获得了哪些荣誉?这些荣誉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示:盛名,这个词语来自作者引用的谁的话?
找到读一读,还有一个词:宠坏,在文中宠坏指的是什么,没有被宠坏,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打相关句子。
我们在玛丽身上不仅发现了科学精神之美,在这里又捡拾起一颗美的珍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美的含义。淡泊名利请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个词的理解。获得了巨大的荣誉而对待荣誉的态度十分轻淡。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淡泊名利之美(板书)
五:回到题目,升华美丽
再来看课题,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目,文章写于1998年,正是居里夫妇发现镭一百周年,作者为了纪念他们,以跨越百年为题为我们写出了一篇美丽的文章。
这美丽迄今为止已经100多年了,你觉她还光彩依旧吗?这美丽究竟能跨越时空多久呢?请补充——的美丽。
六:拓展,美的内涵
关于美的话题,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什么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学过这篇课文,我想我们已经掀开了美的一角。
请同学们再来认识一个人。
补充霍金的图片和资料。
你觉得这样一个人美吗?
(小练笔)请接着写下去:
什么是真正的美丽?我不禁暗暗问自己,有一个声音悄 ……此处隐藏37518个字……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18课,我们一起读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之前,同学们读了课文和阅读链接,现在,看看我们读得怎么样?这一组词你读准了吗?
(1)音:酸碱侵蚀(方言语音易错字。上声读得到位,翘舌音读得准。)。
(2)形:头衔瓜藤(书写易错字。提醒:注意书写正确、美观。老师看看,示意写得又快又美观。)
(3)长句: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师评:你断句自然,朗读很流畅。我们都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关注字形、读顺句子,扫清探究性学习的障碍。】
3.师:同学们预习得不错。我们知道,每次语文课上,我们都要弄懂一些问题,学会一些方法,积累一些语言,那学习这篇课文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呢?请快速默读,找出目标,做上记号。
4.这些目标从内容、方法、积累八、运用的层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从内容入手,抓住贯穿全文的问题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新的课程标准需要老师要有大语文观的课程理念,需要有师生与文本的互动。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单元导读、课后习题去梳理三维学习目标,从内容、方法、积累、运用层面明确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初识美丽。
1.请同学们读读学习目标: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
2.师:同学们,让我们尝试着先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出示提示:“自读批划”
(1)自由朗读课文,用波浪号划出能表现美丽的句子;
(2)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做上批注。
3.明白了吗?开始吧!师巡视。很多同学都写得很认真,我们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4.出示提示:“同桌交流”
(1)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2)向同桌讲一讲你批注的内容;
(3)同桌间认真倾听,并互相补充。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人,是“对话”的中心,所以文章由学生自己去阅读,疑问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在这一环节中,我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开展自主阅读、批划、感悟。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让思维因碰撞而更加清晰。】
三、品词析句,探究美丽。
(一)形象美
1.我关注到了,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注重倾听和补充。
2.师:你在哪里发现了美丽?
生:找到句子,可能是写形象美的“漂亮、庄重”。(板书:漂亮庄重)
师: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
生:“一袭黑色长裙……”。
师:这里的量词“一袭”,相当于哪个量词?(一身,一件,一条……)换上你们的量词读一读,好吗?
数量词也可以有情感的。“一袭”用做量词时,带有高贵、典雅的意思,更能够体现居里夫人的端庄美。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高贵、典雅、端庄的居里夫人。(课件出示几张居里夫人漂亮的照片。)你在哪里还发现了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揣摩量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学生感悟后,通过换词法,将“一袭”这个数量词的情感韵味体会出来,使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二)品格美
1.生继续交流美:“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师:生齐读。这个句子含义很深,不好理解,我们先来看看这淡蓝色的荧光,其实是什么的颜色?(镭)是谁发现并提炼出了它。文中哪里介绍了提炼的过程?(第三自然段)
2.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生找出居里夫妇提炼镭的事例,作上记号。
3.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个事例,看看哪个词会触动你的心灵?请用笔圈画出来。
4.一个词语往往就是一个画面,一个情境,甚至一个故事,哪个词语触动了你,你从中又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
(1)“成吨”、“0.1克镭”:师引导:0.1克镭──比我们的圆珠笔尖还小。0.1克镭是从多少矿渣中提炼出来的?成吨──实际上用了近8吨的含铀沥青废渣,8吨是多少,可以填满我们的大半个教室。你想说什么?(这是对比手法,突出了科学事业背后的艰辛。)指导朗读。继续交流。
(2)生:“终日”。让生读完整的句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烟熏火燎”:危险,“文中的烧痕”;“熏”的烟中有毒,二噁英致癌气体,还有放射线。居里夫人知道危险吗?知道有毒吗?那他们有一丝一毫地退缩和放弃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将“点点烧痕”、“眼花耳鸣”、“浑身乏力”带出。如:像这样为了科学事业,不顾惜自己身体的句子还有吗?)(师将“点点烧痕”板书在美丽处,让生谈合适否。)
“破棚子”生谈自己见过的实验室。对比。你的感想是──
(3)居里夫妇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一干就是三年又九个月,1360多天啊,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工作情形──(提炼镭)师配音。
“成吨的矿渣一刻不停地搅拌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咽喉刺痒屋外大雪纷飞屋内纷飞着大雪溶解、分析、沉淀反复实验一锅又一锅日夜不停三年又九个月筋疲力尽”
师:看到这一切,你想说些什么?
(4)我们来读读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时写的一段话,看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又说了什么。P104第三自然段。
(5)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生谈理解。“美丽的生命”“不屈的信念”──就是玛丽的性格里天生的更可贵的东西,那就是坚定、刚毅、顽强和执著的信念。”
师:让我们读出美丽的颜色、美丽的生命、美丽的信念!齐读,男女生分读。试着背诵这句话。
【设计意图:针对文中出现的难句,我采用了多种策略品析、积累语言。如联系上文解读事例、朗读文本、观看视频、齐读阅读链接等,在此基础上,我再次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就会更准确、更深刻。】
5.文中肯定还有很多你喜欢的句子,你挑几句背一背。可展示背诵一句。
结尾:居里夫人的美丽太多太多了,就如一颗颗珍珠散落于文中的字里行间,等待我们去细心发现。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居里夫人身上体现出的科学精神,感悟她的永恒之美,并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
四、积累拓展,延续美丽。
1.背诵喜欢的部分,抄写喜欢的句子。
2.推荐阅读书目《居里夫人》《科学家的故事》。
3.读阅读链接,将体会到的感悟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作业的布置是从背一背、读一读、写一写三个方面给学生做了提示,让学生通过课后的学习,加深对居里夫人的了解,让“美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