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上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统编版四上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统编版四上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要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2、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3、理解课文,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和谐等)
【教学重点】
了解珍珠鸟由“怕人”到“不怕人”的变化过程,并探寻其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一)默读全文,交流整体印象
1、师:同学们,我们来认识一种鸟,读课题(事先板题)。
(生读:珍珠鸟。)
师:见过吗?想不想认识珍珠鸟呢?
(生答略。)
2、师:好,打开课本,快速默读一遍全文,然后说说珍珠鸟是一种怎样的鸟。
当学生谈到珍珠鸟“怕人”和“漂亮可爱”时,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怕人: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齐读句子,板书:怕人。)
(2)漂亮可爱: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来。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指名读,注意“疏格”“似的”这两个词的读音。)
3、出示课件:珍珠鸟的图片。
师:看,珍珠鸟飞来了,鸟妈妈,还有鸟宝宝,多可爱啊!我们再读读这段文字,边读头脑中边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二)质疑问难──引出“怕人”与“不怕人”两部分内容
1、师:刚才有同学说珍珠鸟怕人,那么根据珍珠鸟怕人的特点,联系课文后面的内容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质疑。
师:既然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为什么却不怕作者呢?
(板书:不怕人。)
(三)小结
师:珍珠鸟由怕人到不怕人这个变化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进一步认识、了解珍珠鸟。
二、了解“怕人”
(一)学习珍珠鸟“怕人”的内容
1、师:我们先来学习珍珠鸟“怕人”的内容。(课件出示自学提纲:默读课文,找出表现珍珠鸟“怕人”的段落画记,同桌之间说说哪句话、哪个词最能突出珍珠鸟的“怕人”,并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读自学提示,教师操作鼠标点击“默读、画记、说说、朗读”,强调自学的四个步骤。
(二)分组自学
(三)汇报交流
1、品读珍珠鸟“怕人”的语句,相机出示重点句段,进行朗读指导和语言文字训练。
2、抓叠词、关键词比较朗读,了解珍珠鸟“怕人”的特点。
3、课件出示重点句①。
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4、小结。
师:小嘴伸出来了,身子却不敢出来,表现珍珠鸟是怕人的。
(指导朗读,读出珍珠鸟的“怕人”。)
5、课件出示重点句②。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6、指名读,谈体会。
7、指导读句子,读出珍珠鸟的“怕人”。
8、课件出示对比句: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伸出小脑袋瞅我。
9、指名读,思考与上一句相比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去掉了叠词,感觉珍珠鸟不怕人了。
10、小结。
师:作者巧用“渐渐”“瞅瞅”这两个叠词,准确凸现了珍珠鸟怕人的特点。再读第一句,边读边想象珍珠鸟怕人的样子。
(四)小结过渡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多处表现珍珠鸟怕人的语句来体会,体会得不错。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珍珠鸟是怎样不怕人的?
三、体验“不怕人”
(一)借用自学提纲巧妙过渡
1、引导学生借用上述自学提纲自读自悟,体验珍珠鸟的“不怕人”。
2、课件出示刚才的自学提纲。
师:我们可不可以借用这个自学提纲学习?怎么借用?
3、教师将自学提纲中的“怕人”改为“不怕人”,提纲变为:默读课文,找出表现珍珠鸟“不怕人”的段落画记,同桌之间说说哪句话哪个词最能突出珍珠鸟的“不怕人”,并有感情地朗读。
(二)自学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
(三)汇报交流
1、品读珍珠鸟“不怕人”的语句,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重点句段,进行朗读指导和口语训练。
2、课件出示重点段: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3、指名读,谈体会。
4、师:小鸟落在柜顶上,站在书架上,飞到画框上,这一连串淘气的举动文中用什么词连接?
(课件操作:文字中的“一会儿”变成红色。)
(再指名读。)
5、师:注意体会“一会儿”这个连接词。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生答略。)
6、师:多么顽皮可爱的小家伙,再次练读,读出珍珠鸟的淘气、不怕人。
(四)小结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多处表现珍珠鸟不怕人的语句来体会,体会得也很不错。
四、感悟“信赖”
(一)激疑
(师指板书“怕人”“不怕人”。)
师:看这两个意思相反的词,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珍珠鸟由当初怕人到后来又不怕人了呢?难道是鸟性改变了吗?)
(二)自学答疑
师:带着问题再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并画记,找到几处画记几处。
(三)交流指导
1、找出具体的语句交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2、课件出示重点句:
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3、师指名读,谈体会。
4、点拨。
师:如果是你在喂养珍珠鸟,当你知道鸟妈妈有了雏儿,当你听到叶蔓里边尖细娇嫩的鸣叫,你会怎么做?
5、小结。
师:是呀,作者同样有双好奇的眼睛,可是他知道珍珠鸟怕人,就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和猜想,决不掀开叶片往 ……此处隐藏4262个字……总结学习内容
孩子们,是不是很有趣呢?大自然还有很多秘密,请大家回家去收集更多动物预报天气的秘密,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分享吧。
今天的探索之旅先暂时告一段落,同学们再见。
统编版四上语文教案6教学目标:
1、学习课内古诗《静夜思》。通过随文识字、图文对照、联系实际、激情想象、动作表演等方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课外积累李白诗,通过说一说、诵一诵、演一演、唱一唱的方式进行展示分享。
3、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积累更多的古诗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主题
1、齐呼口号,课前动员
师:孩子们,古诗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经过“李白诗歌阅读月”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李白的诗,今天我们就上一堂古诗分享课,通过说一说、诵一诵、演一演、唱一唱的方式把我们的古诗学习成果展示分享出来。今天我们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看看哪一个小组表现得最棒!好,下面请各小组长带着大家加加油。
一组:一组一组,勇争第一!
二组:二组二组,齐心协力!
三组:三组三组,勇往直前!
四组:四组四组,锐不可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鼓励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地回答问题,带有思想的回答问题。是课前总动员的一种手段。)
2、了解作者,检测预习
师:学习李白的诗,我们先得了解李白其人。谁来说一说。
生:汇报收集的关于李白的资料。
师小结:李白是我国唐代的一位大诗人,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诗,都被我们后人所传诵,他被称为“诗仙”。
(设计意图:课堂预设,通过孩子不同的答案,让学生了解到,解读作者,可以网上搜集资料,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有不同的学习方式。)
二、课内学习,学法指导
1、出示图片,解读题目。 (1)观察图片,练习说话
师:请看课件出示的这幅图,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李白,他坐在床上望着月亮思念自己的家乡。
(2)出示课题,解读题目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就是题目的意思。谁来再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生:在静静的夜晚思念自己的故乡。
(3)随文学习生字“思”。
(4)体会心情。师:你们有没有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是爸爸妈妈的时候,那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那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学习课内的这首李白诗《静夜思》。
统编版四上语文教案7教学目标
1.认识基本笔画“竖”。会写“二、三、上”。
2.理解背诵韵文。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笔画“竖”并能正确书写。
2、会正确美观地书写“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巩固认识田字格,指名上黑板前书写“一”。
2.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设计意图
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用玩游戏的方式复习生字,摆脱了以往刻板单调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性地机械性地认读,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识字效率。
二、背诵韵文
1、把生字放回课文,再读课文。
读准字音,师要正音,同桌之间可指读,让同桌认读。
2.师生对读,男女生交换读。
3.鼓励背诵。(鼓励学生展示读)
三、指导书写“二、三”,注意“二”的读音。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画“横”,谁来说说写横的要领。今天还要学会写“二、三”两个字。
2、展示仪出示“二、三”两个字,并引导学生观察异同。
横有什么不一样?规则:从上到下
3、生观察后说值得注意的地方。师重点指导横画的长短变化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变化来指导。
二:书写从上到下,两横上短下长。上横在上半格,下横在下半格,字要居中。
三:有三横,横与横之间的间距要相等,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
4.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5.学生描红,练习
6.作业展览,评议
四、指导书写“上”
1、“上”字里有个新笔画叫“竖”,竖从上到下要写直,中竖中正。不带针尖的,叫垂露竖。师范写,重点讲解写“竖”的要领。
2、“上”:先竖再横,竖要垂直,第二横从中心点处起笔,稍微向上倾。第三笔是长横。口头组词。
3、师范写讲解。学生根据课本中的田字格生字书空笔顺。
4、写字操调姿(师巡纠姿)生描红,再写三个,师巡指导。展示评议。
统编版四上语文教案8【教学内容】
教科书p6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读、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6个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看,多美的图画呀!你能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吗?(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天”“地”“人”三个字。
师: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急着跑出来和大家打招呼了,你们想和它们做朋友吗?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想办法认识它们吧!
二、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图画自由读字。
2.小组内交流识字。
3.教师范读,生跟读,读准字音。
4.小组内互助学习,读准字音。
5.指名认读生字,教师相机正音,重点指导“天”“地”“人”的读音。
6.给“天”“地”“人”三个字找朋友。
三、交流识字
1.指名试读,全班同学帮助纠正。
2.请读对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一遍。
3.指名说说自己一些好的识字方法。
4、游戏识字
(1)开火车读生字。
(2)师说字音,让学生找出相应的生字卡并举起。
(3)三个同学一组,轮流指着身边的小朋友并说出“你”“我”“他”。
【板书设计】
天地人
天地人你我他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重点体现“三务实”,即思想务实、设计务实、过程务实。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以6个生字的识记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识记生字的方法。在汇报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多元化;在教师点拨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有效化。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