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1【活动目标】
1、感受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对小桃仁的爱及小桃仁成长的快乐心情
2、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表现故事中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和小桃仁的对话。
3、通过故事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小朋友,你们吃过桃子吗?吃到最后剩下什么?桃核里面住着一个又白又胖的小胖子,它的名字叫小桃仁。春天来了,小桃仁也发生了变化,请听一听小桃仁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1、小桃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了一棵小桃树?
三、阅读幼儿用书,边讲故事边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春风、春雨、太阳光是怎样帮助小桃仁的?
2、春风告诉小桃仁什么?
3、春雨是怎样喊小桃仁的?
4、太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怎么样?太阳光又是怎么说的?
5、老桃树妈妈看见小桃仁对她说了些什么?
6、小桃仁为什么要使劲的挺直身体?小桃仁见到妈妈的心情怎样?
四、教师与幼儿互动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尝试将角色对话用恰当的语气表现出来。
五、讨论:如果没有春风、春雨、太阳光的帮助,小桃仁会变成一棵小桃树吗?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2活动目标:
1、喜欢创编活动,认真倾听,积极思考。
2、能用自己有的经验进行想象、续编故事情节。
3、会用较清楚、连冠的语言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1、丰富有关动物(小兔、小鸭、小鸡、蚂蚁、蝴蝶等)生活习性的知识,对大小关系有一定理解。
2、一张枫树背景图,各种小动物图片、儿童人手一片红枫叶。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欣赏红枫,提问:这是什么?像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引起儿童大胆的讨论。
2、欣赏故事《红枫叶》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谁收到了小兔寄来的红枫叶?它们把红枫叶用来做什么?
3、续编故事
(1)教师引导儿童续编故事
小兔有许多的好朋友,它把装有红枫叶的信还寄给了谁?
谁收到了小兔寄来的红枫叶,它们把红枫叶用来做什么?
(2)引导儿童从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及枫叶与动物相对大小关系上去考虑,去创编。
(3)鼓励儿童大胆思考,只要符合故事内容,就应给予肯定和支持。
(4)请儿童将续编的故事用枫叶和故事中的小动物表现在背景图上。
4、教师讲述故事结尾。
将儿童创编的内容编入故事中。(也可引导儿童编故事。提问:这些动物收到了小兔的礼物,它们会不会去感谢小兔,怎么去感谢呢?)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3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有自我保护的本领,初步了解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会根据不规则的形状想象不同的动物,大胆讲述故事。
3、积极参加活动,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欲望。
活动准备:
动物胸饰每人一个,大灰狼头饰一个、音乐(欢快的和大灰狼的)
活动过程:
一、以“小鹿斑比”为线索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鹿)小朋友看!谁来了?(小鹿)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斑比”,你们可以叫我斑比,今天小鹿斑比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大家想不想一起听听?
播放PPT:有一天,小鹿斑比出来玩,突然,来了一只大灰狼,一下就扑了过来,斑比害怕极了,拼命的向森林里跑去……
二、鼓励幼儿根据图形(动物在哪里)大胆想象各种动物,并学习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画面一:小鹿和蜗牛。
1、教师:小鹿斑比拼命地跑啊跑,请你们猜一猜,在逃跑的路上,小鹿会遇到谁?(PPT出示图形:○)它遇到了一个圆圆身体的小动物,那它是谁呢?
2、幼儿猜测想象讲述,(小蜗牛,乌龟……)
3、教师:我们再来看看它是谁?(PPT图片蜗牛壳)幼儿说蜗牛
教师:原来是蜗牛,小鹿斑比遇到了小蜗牛说,播放PPT:“救救我吧,大灰狼在追我。”
4、教师:小蜗牛会帮助小鹿斑比吗?小蜗牛遇到危险会怎么做?
5、幼儿讲述,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6、教师:小蜗牛说:“别急别急,我来帮助你,把头缩回到自己的壳里。这样大灰狼就抓不到你了。”
7、教师:小鹿斑比会吗?(不会)于是小鹿斑比说:播放PPT:“不行不行,我没有你那样的壳,我还是继续跑吧!”
画面二:小鹿和蚯蚓
1、教师:小鹿斑比跑啊跑,又会遇到谁?(PPT出示图形:s),这是小动物的尾巴,那它是谁呢?
2、幼儿猜测想象讲述,(小蛇,蚯蚓……)
3、教师:我们再来看看它是谁?(PPT图片蚯蚓尾巴)幼儿说蚯蚓
教师:原来是蚯蚓,小鹿斑比遇到了小蚯蚓说:“救救我吧,大灰狼在追我。”蚯蚓说:“别急别急,我们来帮助你!”
4、教师:蚯蚓怎样来帮助小鹿斑比?
5、幼儿讲述,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6、播放PPT:蚯蚓说:“别急别急,我来帮助你,挖个洞,钻到泥土里,这样大灰狼就抓不到你了。”
7、教师:小鹿斑比会吗?(不会)小鹿斑比会怎么说?引导幼儿说:“不行不行,我不会挖洞,我还是继续跑吧!”
画面三:小鹿和黄鼠狼
1、教师:小鹿斑比跑啊跑,会遇到谁?(PPT出示图形:尾巴),这是小动物的尾巴,那它是谁呢?
2、幼儿猜测想象讲述,(小狗,小猫……)
3、教师:我们再来看看它是谁?(PPT图片黄鼠狼的尾巴)幼儿说黄鼠狼
教师:原来是黄鼠狼,小鹿斑比遇到了黄鼠狼说:“救救我吧,大灰狼在追我。”花狐狸说:“别急别急,我们来帮助你!”
4、教师:花狐狸怎样来帮助小鹿斑比?
5、幼儿讲述,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6、教师:黄鼠狼说:“别急别急,我来帮助你,放个臭屁然后逃跑,这样大灰狼就抓不到你了。”
7、教师:小鹿会放臭屁吗?那小鹿会怎么做?“不行不行,我不会放臭屁,我还是继续跑吧!”,
……此处隐藏9094个字……活动 一你们吃了粽子也练了讲故事的本领,这里还有最后一只粽子,里面有许多好听的故事。老师把它放在区角里,下次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试试一边吃粽子,一边故事接龙哦。
(二)活动设计2
1、设计思路 孩子们见过粽子、吃过粽子,但不了解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作为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以故事主要线索的形式出现,更易于为孩子接受和理解。怎样
包粽子?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还有哪些民俗活动?结合“我是中国人”的大班主题,《粽子里的故事》将引发二场孩子们关于“粽子”的大讨论以及“端午”热。
2、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情节,能学说老奶奶的心愿。
(2)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习俗,和朋友一起品尝粽子,分享节日的快乐。
3、活动准备 镑图画书、PPT课件不同形状、不同馅料的粽子图片
不同馅料的粽子若干,餐刀、水果叉若干
4、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
一(播放课件。)你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
一(出示图片。)你还看到过怎样的粽子?
一听说过粽子里的故事吗?
(2)讲述故事
①完整讲述:
一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
一谁吃了粽子?最后谁会讲故事?
一粽子里包着的到底是什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14【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讲述活动,感受讲述和表演的乐趣。
2、知道遇事要冷静,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
3、尝试表演并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猴子学样》的课件、扁担一根、草帽4顶,大树一棵、大积木3块、话筒模型若干。
【活动重点】
通过观看动画、图片、表演引导幼儿大胆完整讲述。
【活动难点】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想出帮老爷爷要回草帽的不同方法。
【活动过程】
1、观看无声动画前半部分,激发幼儿兴趣
(1)看完后请幼儿自由讲述:小朋友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小朋友能不能帮助老爷爷想个办法,帮老爷爷把草帽要回来?启发幼儿想象,自由讲述。
2、观看动画的后半部分,初步感受故事内容。
3、看图片,指导幼儿分段讲述故事。
(1)图一,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仔细来看第一幅图。
请幼儿讲述。小结:他讲出了……,如果把……也讲出来,我们听的就更明白了。谁再来试试。
(2)图二,请幼儿完整讲述这幅图的内容。
提示:(1)老爷爷为什么要睡在这儿?指导幼儿使用词语“不知不觉”、“轻轻地”。
(2)猴子们在树上是什么样子?(跳来跳去,又是叫又是笑)
(3)图三,看图学老爷爷的语言和动作。
问题:A。老爷爷被吵醒后,看到草帽没有了,是怎么做的?(东瞧瞧,西找找)
B。老爷爷发现草帽是猴子拿走了,会怎么说?可是猴子不肯把草帽还给他,老爷爷更着急了,他会怎么说?怎样做?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老爷爷的样子。
(4)图四,老爷爷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4、教师配图片生动讲述故事,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
(1)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猴子?老爷爷是一位怎么样的人呢?
(2)教育幼儿学会思考问题,遇事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5、部分幼儿表演故事,其他幼儿尝试讲述
(1)选一名幼儿扮演老爷爷,三名幼儿扮猴子,共同表演故事,教师带领其他幼儿尝试讲述故事。 (2)教师扮演老爷爷,带领3名幼儿扮演猴子进行表演,请其他幼儿独立尝试根据表演讲述故事。
【延伸活动】
请幼儿将想出的各种办法创编到故事中并表演出来。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15活动目标:
1、听音乐信号,愿意一起帮助大乌龟回家。
2、感受小动物一起互助的良好氛围,为大乌龟获救感到高兴。
3、通过活动,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4、激发爱同伴的情感,体验同伴间互帮互助的快乐。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6、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场地创设:点点、桌子等
活动流程:
听声音引趣——听故事呼救——入情景救助——享助人之乐
活动过程:
一、引发想象 师以故事的方式导入:“一天,乌龟爷爷要到山坡上去锻炼锻炼身体。它爬呀爬,一不小心,从山坡上骨碌骨碌地滚下来,跌到山脚下,四角朝天,爬也爬不起来!”
师作着急状:“乌龟爷爷摔跤了,这可怎么办?”(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办法)
小结:原来乌龟大叔摔跤,爬不起来了。
二、听故事呼救
1、小蚱蜢在喊什么呀?
2、听信号,一起呼救。
要求:听音乐换一棵小树站站好,喊一喊。
小结:我们一起喊,声音传的远,小动物们听见了都来救乌龟大叔了。
三、入情景救助
1、完整听一遍音乐,
2、个别游戏
要求:四个孩子拉住乌龟的四条腿,听信号推。
小结: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推,终于把乌龟大叔推到了小河里。
四、享助人之乐
继续故事
结束语:乌龟大叔得救了,都是大家一起帮的忙,乌龟大叔请大家一起吃好吃的。
活动反思:
在送大乌龟回家的故事中,小白兔,小老鼠,乌龟都是小朋友熟悉的小动物,但是对于小刺猬和小蚱蜢幼儿感觉比较陌生,不能马上认识蚱蜢这个动物,但是对于送大乌龟回家的故事都很感兴趣,特别是看课件的时候非常入迷。
我预设的活动目标是:
1、初步理解故事,体验模仿小动物的乐趣。
2、通过故事使幼儿懂得集体的力量大。
在活动开头,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我首先引出了今天的主角:大乌龟,引出今天的故事与大乌龟有关。接着播放课件,以分段的形式播放故事,一共分为三段,每段播放完毕之后,对刚才的内容进行提问,巩固幼儿所听到的内容。在小蚱蜢求救后,让幼儿模仿小蚱蜢的求救声,想让幼儿通过语言体验小动物的对话。但是在提问阶段,由于课件准备不充分,幼儿没有完全理解故事的内容,回答略显生硬。
为了使幼儿懂得故事中所要表达的道理:集体的力量大。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让幼儿体验一人搬积木力气小,但是几个小朋友一起搬就能够使力量加大。通过行动,让幼儿更直观的理解这个道理,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只有少数幼儿能够通过游戏来体验,无法让全体幼儿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进而理解其中的道理。
在活动的创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年龄特点,对已有经验把握不足。对于本活动的准备不够充分,希望在下次活动中有所改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