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朵小红花》观后感(1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你一朵小红花》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送你一朵小红花》观后感1对于一个癌症病人来说,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正是对生命的不确定,导致他们每日里患得患失,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好好活下去。而韦一航,就是其中之一。
在影片中,韦一航与正常人划清界限,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死亡,以至于最终他甚至没有任何社交活动。其实,这又是何必呢?生活本不是一帆风顺,当你知道,这一秒我还在世界上,我还活得很好时,便有了这一秒的庆幸。于是,你得思考:我该如何用精彩来填补这一秒。你可能会迈出一步,会微笑一次,会用手去触摸清流,用眼去观赏奇景,不管你做了什么,你一定知道,我将这一秒活出了意义。不敢去做,不敢绽放,一生畏缩,这样的生命又有何意义,与其说是丧,不如说这是对生命极大的轻视,对自己,也对那些关心你,在乎你的人。人非草木,哪怕心若磐石,也能从中迸发出难以回避的情感,因为害怕而逃脱,只会适得其反。活在当下,尊重生命,尊重自己。之后,直面死亡。
死亡是什么?为何所有人唯恐避之不及,他真的那样可怕吗?也许,“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能解答这类问题。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哪怕再不吉利,人的尽头也只能是离开。那我们何不将死亡剖开,细细分析。死亡一词的定义是丧失生命,也就是丧失了做出任何对人类社会或有意或有害的事的能力。所以,我们知道,在此之前,我们可以选择绽放生命,或唯唯诺诺,亦或者危害人间。
现在,我们假设有人选择了绽放生命,那么他便要活在当下,换得了自己的快乐与社会的认可,于是在他合眼的一刹那,他嘴角微微扬起,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将最好的自己留给人间了,所以他直面死亡。那么另一部分人,他们从小受到了污浊的价值观的影响,出于报复社会与废弃生命的目的,他们用大好的时光违法犯罪,于是在他合眼的那一刻,他嘴角微微扬起,因为他知道他的目的达到了,他已经臭名昭著了,所以他不惧死亡。
那么现在,我们来说说那些唯唯诺诺之人。他们遇事犹豫不决,却又受到优秀价值观的引导,不愿违法犯罪。他们在活着时不愿意释放自己的能量,等到老了时时后悔,却不肯趁还能行动实现梦想。等到死亡来临,他们将一切过错推到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殊不知,这孩子是最纯真的,没有勾心斗角,他对所有人都一样。只不过,一生唯唯诺诺的他们,没有珍惜生命罢了。
这时,也许会有人说,那些身患癌症之人的生命那样短暂,他们也能绽放生命吗?我的答案是能。只要生命不留遗憾,那便是绽放生命,哪怕如蜉蝣般朝生暮死。
所以,现在,我们还有理由怪罪生命短暂吗?王勃英年早逝,不也为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吗?直面死亡,才能明白,我们必须更加珍惜生命,绽放自我!
《送你一朵小红花》观后感2和老公一起看了《送你一朵小红花》,是朋友邀请一起观看的。那天看电影的人比较多,一是因为刚刚上映,二是因为朋友公司搞活动邀请客户参加。电影院里多数是成年人,然后是小孩子们,整个后半部的的电影放映过程中,泪水从没有止住过,有种强烈的“悲从中来”之感。
感触颇深的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特别是癌症这种病,让人猝不及防就会中招。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内心在得知病情时刻的感受,多半一定就是“绝望”,绝望不是面对死亡,而是面对所有事情的无所谓,韦一航就是这样无所谓地出现在镜头中。画面中没有表现成年人的无所谓,而是把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作为焦点,原本应该活力四射的少年是怎样的“勘破世事”,看他的眼神、他的步伐以及他无处安放的双手,这是一个隐忍者,隐忍着不能拒绝的来自父母的关爱,隐忍着无法抗拒的来自医生的劝慰,隐忍着自己不能面对自己的痛楚。我们不知道的是,有多少个这样的孩子,有多少个这样的家庭,有多少个这样悄悄逝去的生命。我们不知道的是,有多少个家庭因此破碎,有多少个父母终年走不出失孤的阴影,有多少个家庭因此穷困潦倒。我们不知道的是,有多少个患者得到治愈,有多少的生命重获新生,有多少人走出了心中的魔障。我们不知道!
后来,女儿想看,我又陪着她看了一次。她想看,就一起看!电影院里除了我俩没有别人,看的是专场。身边坐着孩子,看电影时候便不会完全沉浸其中了。也有泪水流过,但女儿啜泣的声音更大。
感触不同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知道的是,无数个家庭都在孩子身上寄托了美好的希望,即使不期望他们成龙成凤,但至少他们是健康快乐的;作为父母看到孩子生病的时候,宁愿这病痛转移到自己身上也不愿孩子遭罪受苦;作为父母,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失去未来的希望。我们知道的是,孩子应该有他们应有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可我们也总是会不断教导他们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常常在事与愿违的各种矛盾中扭曲了亲子关系、疏离了家庭亲情。我们知道的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从来都是在节节攀升的目标中前进,静下来反思就会发现,我们的期许总是像“猴子掰玉米”,常常努力、时有盲目。
回到电影的名字《送你一朵小红花》,生活中有没有常常奖励孩子的行为或思想,是否不断肯定他们的努力赞美他们的行为?生活中有没有常常夸赞亲人的言谈或举止,是否不断肯定他们的付出赞美他们的奉献?生活中有没有常常夸夸自己的内心或外在,是否不断肯定自己的作为赞美自己的品格?这一年,要不要画些小红花,奖励每一个努力的人,奖励每一个奋进的人,奖励每一个你生命中遇到的平凡的那个人!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给平凡生活中不断奋斗的你!
《送你一朵小红花》观后感3观百部电影,品百味人生。
——题记
在假期中,我用手机看了播出很长时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
“这是什么?”
“小红花,奖励你人生中第一次积极主动。”
这段对话是电影主人公马小远和韦一航最让人难忘的一次对话。马小远和韦一航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说他们不幸的,是因为他们也才十几岁,却都被癌症给缠上了,都是脑癌……说他们幸运的是因为他们拥有好的父母,遇见了彼此。
马小远和韦一航是相互救赎的,马小远让韦一航变得自信,陪他完成他想要成为探险家,游遍全世界的梦想,当然由于他们的身体状况,这世界各地也是马晓远一点一点为韦一航搭造出来的。他们唯一想要去的地方是青海,因为韦一航说他在梦里见过青海那里的一个湖泊,有一个女孩和她一起,站在湖泊,但他始终看不清少女的脸。但这场旅行到这里也只宣告结束,因为马小远的病情加重了。
在病房中,韦一航问马晓雪为什么不告诉自己?马小远只说“我怕那个和你一起的女孩儿不是我。”马小远也曾表现出自己不想治病的想法,看到这儿我突然就哭了。马 ……此处隐藏9248个字……标准普通话,有夹杂着各种口音的普通话,这样更显真实。确实,患癌症的人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可能都是统一的标准普通话啊。比如韦一航拿筷子特别近,这在中国习俗文化中表示离家近,走不远。确实很符合这个人设。比如医院门口那位爸爸,女儿离世之后的痛哭流涕,明明吃不下却硬往嘴里塞。比如假发店老板钱包掉地上韦一航看到照片后惊讶的脸。比如……太多的细节,很符合现实。回想起我知晓我爸患癌的时候,整个人也变得很丧,就像韦爸一样听不得“死”这个字,自家生活就像韦妈掐菜叶子那般斤斤计较。看到这部电影,真的带给我太多的回忆。现在想想,其实也就是半年之前的事情罢了,但是我却感觉已经过了很久很久,久到我已经有些想不起来了。
电影中大家喊口号的时候,都在喊可以战胜癌症,但是癌症真的可以战胜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这也是我的疑问。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医疗设备、医学水平都发生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现在癌症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是我还是有疑问,癌症可以战胜吗?如果可以战胜,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离开?包括我的父亲。有时候我就在想啊,让他们经历了痛苦的化疗,也只是暂时稍微延缓了他们的生命,但是他们活的很痛苦,延长他们的生命就是在延长他们的痛苦,他们活的真的太累太累了。但是顺其自然,看着自己的亲人一步步走向死亡,真的是很残忍的一件事情。当我看到我父亲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我悲伤的同时也感到一种解脱,无论是对我父亲还是对于我,还是对于我的家人。怎么说呢,因为我父亲查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医生明确告诉我们治疗的意义就是蓄着一口气,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所以我们都知道未来的某一天我父亲就会永远离我们而去,所以我们想的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
等待的过程是很煎熬的,我们明明知道最终的审判结果,却在等待着,等待着判决。所以当父亲真的离开之后,心痛的同时还有一丝解脱,就像死囚的审判结果终于出来了,斩立决。
观看这部电影触动很大,明明有的地方很悲伤,心很痛,却没有眼泪。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应该是冷血吧!
《送你一朵小红花》观后感14“小红花被风吹到每一个地方,落在每个人心里开出了希望的种子。”《送你一朵小红花》,看完了这部电影,我颇有感触,很久都没有看过能真正打动我的电影了。韦一航是电影的主角,在他得了脑部肿瘤以后都非常的丧。偶然的一次追思会,让他与马小远结下梁子,那时的韦一航还不知道,这个女孩将改变自己的一生。
一次,马小远拿到了一个旅游本。于是,她带着韦一航就开始了他们的“环球旅行”。他们去菜市场,把那当成,白鲨沙滩;他们去冷藏室,把那当成北极;他们去修车场,把那当成夏威夷;他们去楼顶,把那当成山峰;他们去工地,把那当成撒哈拉;他们去喷水池,把那当成瀑布。一个读,一个听,配上音乐,振奋人心。韦一航说:“当正常人的快乐,像他们一样老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韦一航的家庭很温暖,但他父母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昂贵的手术费与儿子的病痛,这些压力不断地折磨着他们。自从韦一航得病后家里的东西便没换过,桌角已经断了一块却还在用纸巾垫着强撑。父亲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因为手术费流泪;母亲因为钱与乞丐争吵。在工作之余,为了钱的问题,父亲偷偷跑专车,母亲藏着摘菜叶。韦一航得知这一切后,便开始试药赚钱。父亲知道后怒扇了他一巴掌。事后却又上门给韦一航道歉,送药。父亲提着一袋撕一个个拿出来叮嘱韦一航该何吃。这个面面既感人又温馨,令我潸然泪下。
电影中小红花出现了三次。一次是书一航对马远说自己幼儿园从未得到过小红花;一次是马小远奖励韦一航人生的第一回和极主动;最后一次是韦一航鼓励马小远要积极对抗病魔时画的小红花。小红花代表的不仅是小红花,更是活下去的希望与鼓励,是面对团难时的努力坚强……医院门为死去女儿痛哭的父亲,靠别人录音沟通的聋哑外卖小哥、因为自己失误让爱人者看见复发珍断书而自杀的吴晓昧,孙子被拐走贴寻人启事的奶奶…他们都需要小红花的鼓励。
马小远在最后因为脑肿瘤复发身亡,结局没有多美好,却很现实。她的出现改变了韦一航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韦一航最后去了自己梦中都期盼去的青岛湖,与马小远在平行时空中过起没有病痛的生活……
是啊,生活就是如此,不断地给我们出难题,让我们一次次的绝望。但我们只有以乐观心态面对困难,才能更好地活着。让我们去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吧!
《送你一朵小红花》观后感15你先别说话,
你趁我酒劲还在,
你让我先说。
我这个人走路喜欢挨边走,
坐公交车我必须得缩在最后一排,
我不想跟任何人产生联系,
我怕我刚把我的真心掏出来,
我就死了。
——摘自《送你一朵小红花》
——什么是坚持啊?
——坚持不是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而是踌躇着,犹豫着,一步三回头着,还义无反顾的往前走。
“每一个坚持着热爱生活的人都值得拥有一朵小红花”,我想,这就是电影的用意吧。
电影里的老马说:“生活没有magic,生活没有超能力”,但当韦一航失去了爱,失去了未来,失去了一切希望时,他看到了跃动的羊背上的小红花——谁说生活没有magic,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超能力。
这是两个抗癌家庭直面生死的故事,这是两个身患癌症的孩子对于生活的两个极端对立面,用丧来抵御生活的苦难亦或用阳光融化生活的严寒,一个最后遗憾去世,一个最后见到了自己想见的远方——这是一个悲剧,也是一个喜剧。他们告诉我们,生活再苦,也要坚持下去。
乐观是悲伤之刃,但也是悲伤之鞘。
乐观可以割裂一个人,但也可以保护一个人。
那些绝望,伤痛,被掩盖了的生活本质,那些一步三回头的,踌躇犹豫的我们,最后在蛮荒之中疯狂生长。
为什么突然读懂了何为生命。
女孩马小远一直在救赎韦一航这个很丧的男孩,路边吃烤串,带他去体验探险,梦想中的寒风,梦想中的沙漠,梦想中的一辈子,却在最后两人真正去青海的路上,她倏然晕倒,曾经的那个梦,终究被画上了一个句号;韦一航则是被这个女孩从深渊中拔出来的男孩,他最后学会了直面苦难,直面生活,带着女孩的期待,去了青海,见到了另一个平行时空中没有患病的自己和马小远,见到了青海湖在烈日下空灵的闪耀。
“你好,我叫韦一航,要看我的脑部肿瘤切片吗?”
“我管这杯叫义无反顾”
“从小到大啊,幼儿园我都没拿过小红花”
“没拿过小红花的孩子太可怜了”
韦一航从一开始的绝望,到最后的微笑与坚持,从一开始的排斥病友,到最后喊出我不怕病魔,我能战胜它,他不得不面对死,可是又因为马小远的出现,学会了珍惜生命。他对马小远的喜欢,最后变成了喜欢自己,也喜欢生活,更喜欢未来。
“送给你第一朵小红花,奖励你人生中第一次积极主动”
“你就在这个人群中啊,举起这个手,我看到小红花,就来找你。”
每一个敢于直面生活的人都值得拥有一朵小红花。
生活很苦,要把自己变成一块蜜糖。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