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作文700字七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作文700字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翻过八月的日历就快到中秋节了。日历上那三个红色小字,在一瞬间就抵达了身体里最柔软的部分,让人感觉温暖却又有微微的刺痛。
想起在故乡想起在父亲母亲身旁儿时的我,绕着他们的膝听他们讲一些关于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那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对于一个七、八岁孩子的诱惑力远不如一块小小的月饼。所以往往只听到一半我便吵嚷着要吃月饼。母亲便会从衣橱里变戏法儿似地取出月饼来。多半是在村里的杂货铺里买的廉价的月饼一两角钱一个。现在怕是连一块饼屑儿也买不到了于那时却是非常奢侈的享受。
记得那时的月饼,好像并没有馅儿的,有的也只是里面夹裹了一两块浑浊不堪的冰糖。那乡村简陋的杂货铺以及父母亲口袋里拽了又拽的零碎的角票儿都只能承受那样的月饼了。一次买上七八个分给我和几位姐姐。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父亲母亲便会在一旁幸福地相视而笑了。
我递过去一块说:“妈妈您也吃啊!”母亲就摇摇手“我们老了牙齿不灵光了你们吃吧!”那时我还天真地以为父亲母亲真的不想吃便只顾自己解馋了。把自己的那份吃完后还胡搅蛮缠地去说服姐姐们让给我一些。而到现在我才发现在时光流转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之后母亲“变得”那样爱吃月饼她的牙齿出奇地好。
看我们吃完月饼母亲便到厨房张罗起夜宵。灶前灶后黑滚滚的浓烟将母亲的面容熏黑了不少也熏出了她的皱纹和花发。荷包蛋、咸鸭蛋、皮蛋母亲挖空心思实在无法做出的食物。但还有什么比那更丰盛呢?还有什么比母亲精心地做完这一切后对着自己的孩子们露出一个舒心、得意的又略带些许歉疚和羞涩的笑容更重要呢?
屋后的葡萄架下,皓月当空,月光把一串串葡萄装饰得晶莹剔透。晚风轻拂光影浮动一切都那么生动美好。父亲自斟了满满的一杯白酒母亲和我们则端起麦饭石(一种饮料)“来干杯。团团圆圆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父亲不擅言辞也没有什么言语会比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方桌上团圆更具意义。我们一饮而尽。
如今我们已举家迁离故乡十余载而我与父亲母亲也相隔百里见面的次数不多一年难得几回。母亲有时会打来电话问及一些我的近况我知道她是想我了她也该知道儿也想他们。
母亲是不是又站在路口眺望我回家的身影呢?
中秋节起源于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吃月饼有很大的意义,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八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到了。在异国他乡的游子经常借皎皎圆月遥寄思念,而在家人身边的我们,可同家人、亲戚朋友们一起赏明月、吃月饼。
今儿是个团圆的好日子,我们全家人围坐在天台的一张桌子上吃月饼,欣赏那白玉盘似的大圆月,幸福极了。我提前准备的主持稿派上了大作用,正当大家聊得正欢时,我站在中间插了个嘴:“尊敬的家人们,您们好!秋风送爽,中秋月圆,踏着时代的节拍,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吃蜜柚,赏圆月,喜庆团圆,别有一番风趣。我宣布:‘中秋欢乐’家庭活动,现在开始!首先,有请一位家人来给大家朗诵一首中秋节的古诗吧。”只见哥哥的手举得高高的,我便邀请哥哥。“明月几时有,把饼问青天,不知饼中何馅?今日是莲蓉,我欲乘舟观月,又恐飞船太慢,远处不胜寒……”哥哥指手画脚,并有感情地朗诵这首小诗,可是没等他吟完,我们早已捧腹大笑了。
“让我们谢谢这位巧舌如簧、别有风趣的选手,他太有创意啦!第二个节目,谁能说说有关中秋节的小故事呢?”我一提出,家人们就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连只读一年级的小弟弟也凑上了热闹,我就说:“请这位小弟弟来露一手。”只见弟弟自信地站起来,昂首挺胸地回答:“女娲补天!”大家听后笑得前仰后合,妈妈抚摸着弟弟的头,说:“不是,女娲补天并不是中秋节的,继续努力吧,你一定能回答的,不要气馁哟。”这时读高三的大姐姐站起来,准确无误地说:“有关中秋节的故事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玄宗游月、貂蝉拜月、月下独酌等。”我们连声叫好,为姐姐鼓掌,爷爷欣慰地说道:“这二十年没白学呀!”我清了清嗓子说:“我们最期盼的品尝月饼大会,终于拉开序幕喽!”
桌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甜甜的蜜瓜月饼,香香的五仁月饼,精致又美味的水果月饼,还有让人垂诞三尺的小烤肉月饼,这些是妈妈和姑姑们一起做的,话不多说,开动吧。弟弟们狼吞虎咽地举起月饼就往嘴里塞,还双手称赞道:“难道世界上有比妈妈自己做的月饼还好吃吗?”哥哥姐姐他们很斯文,用刀子把月饼轻轻切下去,用叉子送到口中细细品尝,看似很享受呢。爷爷奶奶他们尝一口,看会儿月亮,再说说这月饼咋样,月亮咋样等等,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今年我度过一个愉快又充实的中秋节,看那月亮多么亮,看那月饼多么美味,看那家人多么幸福美满。
戊寅的八月十五日是万家欢腾的中秋佳节,我和爸妈、妹妹都回了公公的家里过节。公公的家里十分热闹,有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大舅、大婶和公公、婆婆??我们共聚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当天晚上,大家都坐在一起,大婶把应节食品全都拿出来,大家边赏月边尝美食。不过,明月还未见到,我们只好耐心等候。突然大舅把一碗碗热气腾腾和色香味俱全的粥拿出来,真是既饱眼福又饱口福,我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不久,只见月亮像一位羞答答的小姑娘从云层中露出脸儿。又过了一会儿,她才完全走出来,皎洁的月光在深邃的夜空中显得分外明亮。
回家后,我把肮脏的衣服换了,心里说:我一定要“捞”回一次面子。我想了个主意,我对大家说:“今晚是月圆之夜,由大舅叫三个人来,每人说一句七字的话,每句要有?月?字。”大家一致赞同。大舅叫了四个人,分别是:爸爸、大表哥、表弟,还有我。游戏开始了,只见爸爸点了点头,说:“中秋月儿圆又圆。”大表哥想了想说:“一家赏月过中秋。”表弟吸了口气说:“赏月尝饼多愉快。”我气定神闲地说:“美满家庭比月圆。”“好!”大家一齐称赞我。我心里想:“当然是好,因为是从书中看到的。”
第二天,我回到家,晚上睡觉时想:今年的中秋之夜多愉快啊!希望将来的中秋节过得更高兴更热闹哩!
中秋节300字作文:记忆中的中秋节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
吃完晚饭,我们就到海滨泳场看花灯。这时,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气特别好,九点十五分,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沙滩上已经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了。我们沿着沙滩一边观赏一边向前走。走进大门,“奇灯异彩耀水湾,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对联则提醒游人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此赏月的大好时光。进入泳场,只见偌大的泳场里到处都是火树银花,奇灯异彩。游人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沙滩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摆开锅碗瓢盆,搞起烧烤;有的在沙滩上铺开塑料纸,放上月饼、饮料等等,围在一起,对月举杯;有的人还手拉手跳起舞;热闹无比。
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这天,秋风习习,阳光灿烂。我们的汽车在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奔驰着,只见路两边的田野到处是绿茵因的一片,仿佛上面覆盖着一条博大的绿地毯。远处,山丘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金秋十月,菊花绽放。人们已迎来了中秋节,又迎来了十一国庆节。八月十五,月亮圆圆的。这圆圆的明月代表了合家欢乐。亲朋好友团聚的时光,人们把准备好的月饼拿出,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谈笑风生。十一国庆节,这是人们庆祝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三周年的日子。今天,我们一家就兴高采烈地坐着爸爸新买的小轿车到古都开封那闻名世界的历史公园——龙亭公园游览。
这天,秋风习习,阳光灿烂。我们的汽车在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奔驰着,只见路两边的田野到处是绿茵因的一片,仿佛上面覆盖着一条博大的绿地毯。远处,山丘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不知不觉的,我们就到了目的地——龙亭公园。我下了车,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湖。这湖水大无边际,清澈见底。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湖面上那粼粼的波光生辉耀眼,让游客的眼睛眯成一条线。在湖中心,还有一个小岛,岛上树木郁郁葱葱岛中心设有一座亭台,使岛更加美观。湖水倒映着小岛,小岛衬托着湖水,游玩其上,真是“人在画中游。”
我们擎着票走进了龙亭公园的大门,顺着公园小路,我们来到龙亭脚下。只见,龙亭宏伟壮观,建筑高雅古典。定睛一看,在龙亭高墙四面的上方各有两个伸出的龙头。接下来,我们登着又高又陡的台阶向上爬。到了亭顶,我虽已是气喘吁吁的了,但我还是怀着兴奋的心情走进龙亭大堂内。看!宋朝的黄帝赵匡胤,威武的坐在殿堂中央那精致的龙椅上;两边还有忠心报国的大臣,他们一个个都精神抖擞,威风凛凛、气势逼人……这多么雄壮啊!
看完龙亭之后,我们又沿着小道参观了天波杨府。据说:古时,杨业的妻子余太君把她的子子孙孙一个个都培养成精兵强将,盖世忠良,并率领她的儿孙们忠心报国。知道这些后,我对杨家的爱国忠诚十分敬佩。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说:“我以后要好好学习,为国效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最后,我们一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向往已久的古园——龙亭公园。
又是一年的中秋节。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8月15日又叫中秋节?”妈妈说:“因为每年农历8月15日是传统中秋佳节,是在秋季的中期。一年分四季,每季又分成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中秋又称为仲秋。”我又问:“妈妈,那仲秋怎么变成节日呢?”妈妈说:“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的几个月的月亮更圆更亮,所以又叫‘月夕’,人们仰望天空如玉盘一样的朗朗明月,远在他乡的游子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仲秋又称‘团圆节’。”我和妈妈情不自禁的朗诵起李白写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今天早晨,妈妈把我叫醒,说:“今天你来定菜单。”我很高兴。我点了我百吃不厌的土豆丝,香喷喷的鸡肉、甜甜的京酱肉丝……不多不少,整整十个菜,十全十美嘛。这是我和妈妈看见天气不太好,晚上可能见不到月亮。我们决定买一个蛋糕,把蛋糕当做月亮,就算是把月亮请到家里来。吃过早饭,我们一家三口先来到蛋糕房里订蛋糕,我要求,蛋糕师在蛋糕上做一个圆月亮、几朵花和 “中秋快乐” 这几个字。订完蛋糕,我们又来到大华联买菜,呀!门口的车子可真多呀!不仅车棚摆满了车子,连走道上也摆满了车子,我想:里面的人一定很多。一进门,一楼的人数还行。到了二楼,果然不出我所料,那里的人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人山人海。超市都被挤的水泄不通,我只能看见人头攒动,耳边不时传来卖菜吆喝声、买菜的叫声、小孩子的哭笑声……热闹非凡。不一会儿我和爸爸就被挤散了,好不容易才挤到一起,爸爸说:“这里的人太多了,我们出去买吧。”听了爸爸的话,我们简单的买了几样菜就出来到菜市场买了,买完以后,我们就回家了。回到家,我们打开电脑放起了音乐,爸爸做饭,妈妈收拾家务,我呢在做我该做的事情。不一会儿,姑姑和姑夫也来了,家里变得热闹起来了解。一会儿香喷嚏的饭菜就上桌了。我提议拿五根蜡烛,因为我们五个人,也算是个小团圆。大家吃着蛋糕喝着酒,笑声一阵接着一阵。
到了下午,姑姑姑夫去上班了,我和妈妈爸爸一起玩起了扑克牌。玩的名字叫“快算24”,是出4张牌,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让它的结果等于24。妈妈拿了几个硬币,一人分几个,谁输了就给赢的一个,一开始我还不会玩,慢慢的我找到了方法,把妈妈的硬币给赢个精光。晚上妈妈又带我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 “七个小罗汉”,里面的故事特别搞笑。
中秋节虽然没有看见月亮,但我是很高兴的。
“叮叮叮”闹钟响了,我很不情愿地从被窝里爬起来,看了一眼日历,立马蹦下床,两三下就把衣服穿好,要知道今天可是中秋节呀!我穿着拖鞋,三下五除二洗刷完毕,等我来到餐厅,妈妈早把早餐准备好了,我吃完早点。这时妈妈对我说:“宝贝,帮妈妈拿钱包去,我们去洪客隆购买赏月的东西!”“哦,知道啦!”我大声对爸爸说:“爸爸,记得带上购物袋。”
我们步行来到洪客隆超市,目光立马被卖月饼的地方就给牵了过去,我们来到跟前,我看了一下,哇!有好多口味的月饼:蛋黄味、草莓味、水果味。。。。。。,我挑了我最喜欢的口味,随后爸妈买了些菜和水果,我们就回家了。
“叮~”门铃响了,我一开门,原来是外婆她们来了,我开心极了。我请她们进来,并拿出甜品来招待。
晚上,妈妈和爸爸分工炒菜,我当传菜工,就这样,菜上齐了,有香喷喷的烤鹅、糖醋小黄鱼……。吃过晚饭,爸爸把桌子搬到院子里的一片草坪上,在桌子上摆上月饼、柚子、莲藕,之后爸爸跑出去,并叫上妈妈,他们要干嘛?过了一会儿,他们回来了,手里抱着各种各样的烟花。我正准备放,姝姝也吵着要吃桌上的月饼,都被爸爸挡住了,必须赏完月才能放烟花和吃月饼。姝姝在和外婆玩游戏,我就缠着爸爸问:“中秋为什么要吃月饼?”爸爸就跟我讲吃月饼的典故: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
我仰望天空,看着明月,此时月亮就像是一块皎洁的玉佩,别在蔚蓝色的布上,星星众星拱月般环绕在月亮的身边。看到这,我想到了广寒宫的嫦娥和玉兔,我想,中秋节到了,它们会不会下来呢?我多想去看一看呀!我想到此时远在深圳的阿姨正在做什么?是不是也在思念外婆他们?就在这时,我看见有一个小球冲上天,立刻绽放,像一朵绽开的鲜花,我跑到爸爸那,叫他放烟花,火花在天空中开放,把天空打扮得绚丽多彩。
我爱中秋,更爱中秋的月圆团圆之夜,它让游子寄予了思念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
文档为doc格式